若初作文网

若初作文网

动物园参观记作文600字_南京博物院参观记作文

李咏琦 0

动物园参观记作文600字_南京博物院参观记作文

动物园参观记作文600字

暑假到了,我们一家决定去北京游玩。可是,北京的颐和园,长城,故宫,都去过了,去哪儿呢?对了,去北京的动物园看看吧,看看有没有什么稀奇的动物呢?

蓝盈盈的天空那么高,朵朵云彩自由自在的漂浮,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到动物园参观。

当我们踏进动物园的那一刹那,小鸟的歌声就传入了耳畔,太美妙了!转身一看,哦,原来是几只美丽的鹦鹉!它们的羽毛呈黄、绿,黑三种颜色,头顶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高雅别致,看到我们就像热情的主人,对我们说:“欢迎!欢迎!”这一瞬间,我们的心情可真愉快!再看那边,孔雀已经开屏了,它头戴蓝皇冠,身穿五光十色的衣裳,尾巴像一把“大扫帚”,真是令我惊叹不已。哇!我兴奋地叫道:“快看,孔雀开屏了。”只见孔雀的尾巴徐徐张开,一扇一扇,像一位仙女在翩翩起舞。孔雀缓缓转动起来,多角度地展现着它的风姿,并且发出“吱吱”的叫声。“真像仙女下凡啊!”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啊!那里真热闹!四周围着许多人,原来是在观看一头年轻而健壮的大象。它有着墙壁似的躯干,柱子似的腿,蒲扇似的大耳朵,白玉似的长牙齿。特别是它的大鼻子又粗又长,能伸、能卷,非常有趣。

我和弟弟最喜欢看大猩猩了!你看它全身又长又黑的毛,红红的屁股,脸上满是皱纹,像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一样,那向前凸起的嘴巴更有趣了。大猩猩站在球上表演,俨然一位多才多艺的演员,那精彩的表演博得我们阵阵掌声。更有趣的是,大猩猩在矮围墙里绕个大圈,还亲了我爸爸的脸,好像在说:“谢谢!谢谢!”看到这一幕,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动物园,带回的是难忘又美好的回忆。

南京博物院参观记作文

南京博物院座落于紫金山南麓,占地13万余平方米,院内有各类藏品42万件,光是国家级文物和一级文物就有二千件以上,院藏中外专业图书近30万册,有3万多件都是名列全国的珍品。它是中国内地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

走进博物院,一个雄伟壮观的大殿一下子映入眼帘,这便是院中的展馆了。它采用了仿辽代的建筑风格,位于博物院内那宽大深远的草坪尽头的三层白色石台上,九开间的仿辽殿上敷棕色琉璃瓦,屋面平缓,斗拱粗壮,以紫金山为“背景”,远看像一幅秀丽的大画。

进入馆厅内,给人的第一感觉即是规模宏大,但它却将如此大量,精美的文物分的井井有条,清晰地分为了六个馆: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和民国馆,而在这六个馆内又依照年代特色分成了几个大大小小的展区。真是一个特点鲜明、格局清晰的场馆。

走进历史馆,“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令我不得不放慢脚步去仔细端详。从远古时代至青铜器时代,我了解了人类文明逐渐进化的过程。在春秋时期时,人们大多都以制造青铜器为主。公元前221-220年间,秦汉时代期间,秦朝多是青铜器,而汉代则慢慢演变出了陶制品,外观上比青铜更加光滑,色泽上也更为柔和。当到了公元229-589年时,六朝时代逐渐加大了陶制品制造量,还演变出了形态匀称,曲线柔美的青瓷器。青瓷器与其它器具相比,形体更加优美,质感更加细腻、柔滑,与青铜器相比,少了几分粗犷,更增添了几分优雅。青瓷瓶表面颜色泛青,色泽光亮也不扎眼,在柔和光线下显得更为优美。

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数材质华丽,昂贵的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了。它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的殓服,外形与人体形状相同。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用银线、铜线缕结,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透过玻璃细细端详,无数块大小相近的玉块铺满全身,玉块与玉块之间相连结的是用黄金打造的金线,是高贵权力的象征。光滑的玉衣在灯光下显得熠熠生辉,折射出神秘的光泽。

离历史馆不远的是数字馆。刚步入那里时,我们仿佛一下子从古代穿越回来了。数字馆内有许多现代设施,以动画、3D影像等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去让人感知历史,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引领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

参观了这么多,我发现博物院不仅是规模宏大,更是种类繁多、巧夺天工啊!

如果说历史馆和数字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域,那么民国馆则是一个十分自然的过渡线。

踏进民国馆,里面的设计、装饰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却也不失现代的风韵。走进一家小商铺,一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对于我们的爸爸妈妈来说,却是一个又一个美好童年回忆。这里更有许多经典小吃,例如花生酥、蒸发糕、芝麻糖等等,既饱了“口福”又饱了“眼福”。

南京博物院,虽然有着浓重的历史气息,但也不乏现代化气息的渲染,两者结合十分巧妙,却又不显突兀,是一个古今文化的荟萃之地。

南京大学参观记作文

20XX年5月30日,我们来到了南京大学。

当我们进入南大校园时,同学们都无比惊讶。南京大学的校园就像一个公园一样,路边树木丛生,一座座带着古朴气息的大屋顶教学楼藏在树丛后,上面长满了爬山虎。

离开北园,我们先去了唐仲英楼国家固体微结构实验室。这个新建不久的实验室不仅是全国重点中的重点,就是在国际上也是数一数二的。进入实验楼,我们被这个实验室震撼了——一切都是那么专业!许多实验室都是密封的,实验人员都穿着严丝合缝的工作服。据介绍,这些实验室里每立方米的灰尘都被控制在几万个、几千个甚至几百个以内!其中的实验工具令我们望而生畏——一个巨大的仪器,上面有几十个镜头、交错不清的结构、无数的管子、电线,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有的实验室里的实验区甚至要涌非常厚的铁门密闭起来。

离开唐仲英楼,回到历史悠久的北园,我们的思绪一下从一个及其现代化的科研场所跳到了一个具古典风格的静谧的校园。

我们先简要参观了一下化学楼,新建的费彝民楼、田家炳楼、逸夫馆,最早的教学楼等等。然后,我们来到了南京大学的小时博物馆。

南京大学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大学,其前身甚至可以追溯到258年的南京太学。从1920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到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才到今天的南京大学。这一路上,曾经有坎坷辛苦,蒋树声校长重提“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他们正是凭着这种精神,战胜了三年自然灾害,挺过了文化大革命,走到了现在。也是应为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南大也出现了无数叱咤风云的人物——竺可桢、徐悲鸿、陶行知、沙祖康、吴健雄、闵乃本、严济慈……

离开校史馆,沿着南大中轴线,我们又参观了南大的标志——北大楼。最后,我们沿着原来的路线,回顾了一下美丽的校园,便离开了南大。

现在,南京大学在全国是名列前茅,就是因为南大的教师好吗?如果当年的三江示范学堂重新发展,能发展成今天的南大吗?答案是不一定的。因为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一种精神。

固体微机构实验室的主任闵乃本,他19年磨一剑,坚持不懈地做他的课题,最终获得了1999年自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内地高校独立完成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对完美的最求,对知识的孜孜不倦、滴水穿石的精神,正是他成功的关键。而他的这种精神,不就是所谓的“南大精神”吗?而这,不又与南大的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相符吗?

如今,中国的大学还未进入世界前列。不过,我相信,只要有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加上这“南大精神”,必能成为像哈佛一样的世界名校的。

但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的未来由我们书写。我们的学习,也要发扬“南大精神”,坚持不懈,追求完美。最终也才能有所成就,为自己争光,也更是为中国人争光。

标签: 参观博物院南京动物园

'); })();